未來企業的發展,選擇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將是企業家們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商業模式的創新比技術創新更重要。世界500強有60%的企業是靠商業模式創新做大的。我們經?梢钥吹,一家企業開發出的新技術,但從中獲得的價值,卻遠低于企業外 的其它組織。原因就在于,企業外的組織建立了更好的商業模式。而且,一項普通的技術配以"非常先進的商業模式",卻可能會比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而配以"普通的商業模式"要更具發展潛力
什么是商業模式?企業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而構建的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好的商業模式包括:好的市場定位、好的業務系統、好的盈利模式、好的資源整合能力、好的現金流結構、好的企業價值,F代企業經商格言:容量決定空間;模式決定效率;戰略決定方向;管理決定能力;資本決定速度;境界決定格局。因此,企業選擇合適的商業模式,不斷突破發展的瓶頸,一要靠創新突破,二要靠人才資本。
企業發展往往要突破幾個主要瓶頸:規模發展瓶頸、跨地域發展瓶頸、上下游整合瓶頸、技術創新瓶頸、人才斷層瓶頸、企業治理瓶頸。在完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絕大多數企業都會遇到成長停滯的問題,并且一旦停滯,就很難再次啟動成長,這中間的空白期可能比人們想像的還要長。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用創新來突破這個發展的瓶頸,當然,這里所說的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企業要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創新的目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市場占有率,滿足客戶要求,為企業提高價值。關于創新的原則:創新要有目標和規劃;創新要善于破舊立新;創新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創新要緊盯住市場;創新要選擇好途徑;創新要不斷的否定自己。企業開發的新技術,也可能在企業內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只有和企業外的市場,甚至是競爭對手相結合,才能產生巨額的經濟效益。尋找并建立開啟"先進技術潛在價值"的合理商業模式,是堅持創新的企業家特別需要考慮的。因此,創新要回答市場在哪里的問題?要在市場上尋找課題;在市場上尋找資金;在市場上檢驗成果
對于市場來說,即使是成長的市場,最終也會達到飽和與成熟。但是,所有市場永遠都會有提升的空間,這個提升空間來自于漸進式創新。當實施漸進式創新的時候,成熟領先的企業占有市場的先機,更能強化他們的領先地位;然而,反過來和新興企業相比,他們過于保守,效率低下,很難成功發起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有研究表明,在所有公開上市的企業當中,大約有90%的企業無法維持多年增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如果停留在原地不動,就會陷入到無差異化競爭的泥潭中,被迫與成本結構相似、產品檔次相當的大路貨競爭者互相殘殺。因此,有創新方法、專注于發展的企業才是最可貴的。小企業、新興企業有時候比大企業更快研發出新產品,因為大企業有很多矛盾,容易分散注意力,產品面又太廣,反而阻滯了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速度。
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未來,這是企業的生存和基業長青之道。要掌握市場的未來、技術的未來。市場的需求往往是企業給挖掘出來的,
靠什么來挖掘,靠服務、靠技術。市場的集中度不高,說明該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你應該要進入,除非你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如果是這樣,你認為不能進入的理由,只能說服你自己,而市場的空白肯定會由其它企業來填補。一個企業的增長率必須達到或超過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才可能不被市場淘汰,因此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發展必須靠增長來實現。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企業為了增長而付出的努力反而拖垮了整個企業。所以,增長太快就會有風險,發展要穩健。
對于企業來說,資源豐富和競爭結果并無太大的關系,而資源的有效整合起著決定性作用。在企業的多元化經營過程中,按照整合方式不同,對各種資源進行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從而解決企業管理中的一些復雜問題。未來市場的競爭將更激烈,經營成本將越來越大。確保低成本、高性能是每個企業未來要始終努力的方向。企業創新要關注投資回報:高回報、高風險;低風險、低回報。輕資產、重創造,有前途;重資產、重制造,沒未來。創新要避免重復別人的成功,在別人基礎上再創新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創新工作不能有"市場短視",也不能有"應付工作"的行為,有這種行為是開發不出好技術和好產品的。也不能將創新定位在不存在的目標市場上。要發展好企業,必須把企業定位在困境的這一邊。
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成功,要在市場站穩,就必須有專一的團隊進行策劃推廣,傳統的銷售人員很難成功推廣新技術。創新行動常常失敗,不是因為一些致命的技術問題,也不是因為市場沒有準備好,而在于負責創新業務建設的管理者或部門所具備的能力和所負責的業務不匹配。
企業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團隊。企業有幾種人不能用:德行不佳、口是心非、不忠不孝、搬弄是非、經常跳槽、履犯錯誤。所以,千萬不能用錯人,用錯人會出大事。人根深蒂固的本性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你敢得罪財富嗎?企業用人要人崗相宜、用人之長,要讓自己的團隊認同企業價值觀,要善于"賽馬"、" 護牛"、" 哄豬"。讓別人跟著你,而不是你跟著別人。
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學習型企業。美國前25名的企業,80%的企業建立了學習型企業。世界排名前10名的企業40%的企業建立了學習型企業。深圳市90%的發明來自企業、90%的創新資金來自企業、90%的研發中心建在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過期的知識永遠無法滿足未來的發展。18世紀,知識更新速度是80年到90年翻一番;19世紀60年代,知識更新速度大約是50年翻一番;20世紀90年代,知識更新速度是3年到5年翻一番;當今是信息革命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是每年翻一番。近50年,人類創造的知識是過去300年所創造知識的總和。
企業家在人才團隊中居于核心地位。成功企業家的基本素質:"5有"--有知識、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愛心;"5講"--講誠信、講良心、請情義、講奉獻、講寬容;"5會"--會學習、會創新、會拼搏、會思考、會管理;"5能"--學習能力、用人能力、創新能力、激勵能力、思維能力。企業家還要愛學習(樂趣、追求、修養、愛好、習慣、文化);擅學習(所問、所思、所析、所悟、所用、所創);勤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持之以恒、從不間斷、擠時間、每天必學、學多一點、快一點、深一點、透一點、實一點)。這樣才能日積月累,使自已知識豐富了,內涵提高了,能力進步了。 優秀的企業一定是成功企業家的杰作,好的商業模式也會深深烙上企業家的印記。企業家的思想境界和戰略抉擇,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我們相信,中國的企業家們經過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推動、不斷的創新,一定會找到適合中國企業發展的商業模式。
|